忽左忽右188 | 球国春秋:苏联体育与领袖意志
点击蓝字 关注「忽左忽右」
球国春秋:苏联体育与领袖意志
以下是本期内容节选,预计阅读15分钟
苏联时代以斯巴达克和迪纳摩为代表的符号化俱乐部
程衍樑
刚才你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组织,斯巴达俱乐部,虽然名字很像,但它和我们刚刚聊到的斯巴达克运动会是两个事情。在整个苏联时代,斯巴达俱乐部和迪纳摩俱乐部这两个体协团体分庭抗礼。Hualun可以向我们的听众大致介绍下,斯巴达和迪纳摩这些符号化的俱乐部是怎么一回事?
Hualun
今天大家可能是从欧冠或者欧联杯的比赛里听说的它们的名字,比如莫斯科、斯巴达、迪纳摩和中央陆军俱乐部。
迪纳摩和中央陆军身上的归属其实很明确,前者和秘密警察系统绑定,后者和陆军系统绑定,它们出现得也比斯巴达俱乐部要早。比如中央陆军俱乐部,是从沙俄时代军队的滑雪俱乐部发展出来的,可以说是先有冰上运动,再有足球或其他田径相关的奥运运动项目。
程衍樑
同一个俱乐部,统摄所有的体育门类,这在欧洲也很常见,比如皇家马德里就有篮球俱乐部和足球俱乐部。你刚刚说中央陆军俱乐部,它的前身是冰球俱乐部,后来有了足球和其他全民性的项目。这种情况在欧洲的近代历史上是有传播的渊源吗?
Hualun
这最早应该是英国人和德国人带来的,这是两条路线。英国人把足球俱乐部带来的时候,它也支持其他运动。德国则一开始就是体操模式的俱乐部,参与的运动更多。德甲现在很多俱乐部也会把自己的历史拼命往前推,推到18世纪和19世纪建队,那个时候是没有足球队的,只有体操俱乐部。
我们把这些俱乐部看作职业俱乐部,其实是因为我们看职业联赛看习惯了。但在当时,这些就是业余的青少年组织,类似青少年公益组织。斯巴达俱乐部也是这样的,它是苏联第一个工会制的俱乐部,由此出现了后来的泽尼特俱乐部和火车头俱乐部,它们算是一个庞大的举国体制的苏联体育系统。
这些俱乐部再去跟共青团等其他组织合作,把少年运动组织起来。这形成了一套模式,年轻时在少体校培养,再升到顶级联赛的俱乐部,最后去奥运会代表苏联参赛,对这套模式来说,1935年斯巴达俱乐部成立是一个标志性事件。
程衍樑
所以斯巴达其实是以工会力量为骨干,同时也获得了非常多来自共青团系统的支持。
Hualun
是的。但是斯巴达更特殊,因为它比其他的公会俱乐部要早,除了迪纳摩和中央陆军,因为它们是跟着各自系统的。后来的泽尼特和火车头算是行业里单独分出来的,但是斯巴达没有明确限制自己在哪个行业,所以有的美国历史学家认为,斯巴达在某种意义上是人民的俱乐部。
程衍樑
全民性的俱乐部。
Hualun
对的,它比较综合性。
程衍樑
感觉斯巴达和迪纳摩的性质是最特殊的,二者在苏联历史种作为体育符号的对抗感也相当强烈。其实迪纳摩最早也不是正儿八经从秘密警察系统里诞生的,但它最后是被契卡系统给接管了,所以它的身份强烈地被克格勃系统给笼罩着。
瓦西里·斯大林对体育的热爱极大推动了苏联体育的发展
程衍樑
大家如果看过那部英国电影《斯大林之死》,肯定对瓦西里·斯大林印象非常深刻,他出场的第一个镜头就是在冰球场上。在苏联中后期,七八十年代,冰球几乎成为了苏联举足轻重的招牌体育项目,尤其是苏联国家队和加拿大国家队在70年代的一系列最高层次的对决,传为了冰球体育史上的佳话,这和瓦西里·斯大林是有直接关系的。
Hualun
苏联的军事体育系统除了中央陆军俱乐部还有空军俱乐部,1945年到1952年,空军俱乐部是由瓦西里·斯大林作为主席来执掌的。在这个阶段,苏联人还没有那么热爱冰球,尤其是和苏东的一些兄弟国家相比,例如捷克斯洛伐克,那时捷克斯洛伐克在国际比赛上已经跟加拿大有一战之力了,但苏联还没有这个水平。
可以说,瓦西里·斯大林在组织苏联的冰球联赛、培养冰球人才方面都出了很大的力。他还从中央陆军挖了一大批人,而且非常直接,当时的苏联运动员是踢足球的,很容易改成打冰球。我们刚刚提到过,他们打的班迪球是11打11的,跟足球非常接近,所以转换起来还挺快的。瓦西里·斯大林在1945年成立空军俱乐部的时候,挖了中央陆军至少一半的人,气得中央陆军的教练没办法,抗议无效,最后自己也去了空军俱乐部。
1950年的时候,苏联冰球队出现了一次空难,《斯大林之死》也拍到了,这对瓦西里·斯大林的打击非常大。因为当时那支空难的队伍,有一半的球员都来自他的空军俱乐部,所以等于是要重建一遍队。
他本人对这个体育运动是真的很上心,这对于苏联之后参加奥运会也有一定的影响。苏联是1952年才恢复参加奥运会,但1948年就有派观察员去观望的心思了。1948年是伦敦奥运会,运动员去不了的时候,会给瓦西里·斯大林写信,说明瓦西里对此很上心,和运动员的关系也比较好。他跟斯塔罗金的关系就非常好,就是他把斯塔罗金从西伯利亚捞了回来,跟贝利亚拍桌子说,我要把他留在莫斯科。
程衍樑
一个是斯大林的儿子,一个是贝利亚,契卡系统的头,都是不好惹的。他俩在体育赛场上的勾心斗角,对于运动员来说,也是喜忧参半的。一方面是高风险,一方面又是高回报。
你说的这个也与我们过去经验里的认知相反,因为大部分了解瓦西里的人都听说过,贝利亚其实算是他的保护伞。瓦西里进入空军系统贝利亚出了不少力,1938年,把他送进了克里米亚的空校。
卫国战争结束后,瓦西里也算是平步青云,1946年他25岁,当上了空军少将,1947年就成了空军中将,也当上了莫斯科军区的空军司令官。这样的身份,加上他又是斯大林最疼爱的儿子,他确实是可以做很多事。尤其当他表现出对体育的偏爱,体育世界的这些人物,像你刚才提到的,就愿意去给他写信。
Hualun
到1948年以后,苏联愿意参加奥运会,真正意义上跟国际体育赛场的关系解冻了,这与瓦西里·斯大林的关心还是有关系的,因为我们明显看到,斯大林之前不是很关心这件事。
苏联体育留下的遗产
程衍樑
虽然苏联解体了,但今天我们还是可以看到来自苏联时代的体育遗产,比如大型的体育馆,以及莫斯科和斯巴达克这些俱乐部。在你看来,苏联时代留给世界体育的遗产有哪些?
Hualun
就像奥委会主席回忆的那样,苏联的参与实质上推动了国际体育竞赛局面的形成。如果苏联或者苏东地区不参与,奥委会想要宣传体育赛事的国际精神,其实是不太说得过去的。甚至我有点怀疑,如果苏联不参与,国际体育还能不能发展成现在这种世界范围内的巨大影响力。
对中国来说,苏联的这套体育制度对我们也形成了非常深刻的影响。我举一个非常小的例子,足球比赛的默契球,我们国家的默契球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苏联顶级联赛根本不能比,那时可能32场比赛,十几场平局。
包括集体主义的意识形态,中国也受到了苏联老大哥的影响。苏联体育制度的集体主义风格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战术的发展方向,比如红军冰球队的那个例子,我说的不是洛巴诺夫斯基的情况,而是Russian Five(苏联五人组)在加拿大集体出场的时候,带来的这种苏式风格。在冰球史上,苏联和苏东国家给冰球战术的发展带来了影响。
所以从战术、政治意义、国民参与度以及对中国的影响等方面来看,苏联的体育制度都深刻地影响了今天我们能感知到的国际体育和中国体育。
程衍樑
是的。我们今天也是花了一期节目的篇幅来聊,苏东国家,主要是以苏联为核心的国家,打下的一个模板,以及这个模板的形成过程。它最早从捷尔任斯基推动成立迪纳摩开始,甚至可以追溯到作为前身的帝俄的军队俱乐部,一直延续到斯大林时代、赫鲁晓夫时代、勃列日涅夫时代和80年代末,乃至于苏联解体以后,我们看到的这一系列的国家权力和体育之间的这种互动非常有意思。
尤其是,足球和冰球这两个项目是如何被苏联这样的国家给挑中的 ,中间是其实有非常多偶然的因素。在这个过程中,全民性的体育兴趣这个因素的存在感似乎是最小的,在历史发展中的位置看起来也没有特别重要。就像我们之前有一期聊到,拉美系国家和意大利、西班牙这样的国家,它们的状况是非常不一样的。在这些国家里,政治强人屈从于体育,他需要利用体育所凝聚的名气和力量,而在苏联这类国家里,政治强人则完全把体育玩弄于股掌之中,我觉得这两种都是非常有意思的来自20世纪的案例。
Hualun,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法律博士(J.D.),翻转体育主播